發展歷程
我院李衛國、周渭入選首屆重慶市基層名中醫名單,全市共80名。
我院被中共重慶市銅梁區委、重慶市銅梁區人民政府授予“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主管護師陳美榮獲“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我院確定成為首批西學中培訓基地。
我院確認為智力項目定點康復機構,機構等級為A級。
我院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迎接現場評估檢查。12月16日,我院順利通過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評估。
我院與廣東省中醫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我院被評為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2019—2023年度)先進集體。
我院成為重慶市病原微生物實驗診斷專科聯盟成員單位。
我院藥學部副主任中藥師董永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23年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訓項目培養對象名單。
我院舉行了雷忠義國醫大師重慶市傳承工作站建站儀式暨學術會議。
我院新增肺病科、脾胃病科2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委會2022年學術年會暨川渝中醫心血管病專科聯盟第二次會議在北碚召開,我院作為主任委員單位受邀參會。
我院護理部主任劉芳同志被重慶市護理學會授予2023年“杰出護理工作者”稱號。
我院在PCCM咳喘藥學服務門診項目中被評為標準化門診。
我院周渭、王成朋兩名同志分獲全國和銅梁五一勞動獎章。
我院首屆“青苗·面向未來”青年人才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新院區學術報告廳召開。
我院接受三級中醫醫院周期性評審。10月26日,我院順利通過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周期性評審。
我院重癥醫學科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
我院與簡陽市中醫醫院簽訂了《川渝針灸康復專科聯盟協議》《川渝心血管病專科聯盟協議》。
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管理局和市人力社保局開展了第五屆重慶市名中醫評選。我院肺病科主任汪克敏、心病科主任張建紅榮膺“重慶市名中醫”稱號。
我院代表銅梁區參加首屆健康中國重慶行動知行大賽,榮獲醫療組一等獎及最佳表演獎。
我院肝膽外科入選銅梁區區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我院成立方邦江岐黃學者工作室。
我院“智慧院區數字化物聯網安全建設”項目入選市衛健委第一批數字健康應用場景建設項目名單(互聯網+醫療健康方向),成為全市46個建設單位之一。
川渝中醫心血管病專科聯盟在銅正式成立。
我院25名人才、6個科研項目、3個名醫工作室,經區衛健委認定入選為我區第二批優秀衛生人才(項目)。
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迎來首位博士進站,唐小偉博士在市博管辦成功備案進入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我院張小紅、韋祎、陳世友名醫工作室建設項目順利通過區衛生健康委與區財政局評審驗收。
我院更改重慶醫科大學掛牌名稱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銅梁臨床教學培訓中心”。
財政部綜合司副司長唐在富一行來我院調研整體遷建項目建設情況
我院獲批重慶市銅梁區中醫院互聯網醫院。
我院心病科獲批為市級中醫名科建設項目;耳鼻咽喉科、肛腸科獲批為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腫瘤科、兒科獲批為市級中醫特色專科建設項目。
我院被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作委員會授予“防治卒中中心”稱號。
我院迎接了重慶市衛生健康委2021年度中醫醫院巡查工作,并順利通過巡查工作。
我院成為重慶中醫藥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
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上海中醫藥大學主辦的第五屆石筱山傷科學術傳承與創新高層論壇上,“石筱山傷科學術聯盟”成立。我院成為石筱山傷科學術聯盟成員單位,骨傷科二病區主任中醫師郭云參會并受聘為聯盟常務委員。
我院成為重慶市人民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的健康管理專科聯盟理事單位。
我院“九蒸九曬熟地黃炮制技藝”成功申遺,成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
以“建功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 弘岐黃之術 展天使風采”為主題的重慶市首屆“巴渝岐黃杯”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競賽(護理)總決賽落下帷幕,我院獲團體一等獎。
我院外一科成為重慶市肝膽外科專科聯盟理事單位。
我院成功創建市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我院檢驗科被重慶市臨床檢驗中心評為“抗疫檢驗先鋒團隊”。
我院成為國家第三批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我院成為石筱山傷科學術聯盟成員單位。
我院整體遷建及外科大樓建設項目主體建設工程全面封頂。
我院分三批派出共計28名醫護人員出征湖北,奔赴抗疫前線。
我院職能科室分別從本部院區、新院區3號樓七樓辦公區搬遷至新院區1號樓。
我院肺病、脾胃病科住院部順利搬遷至新院區。
我院體檢中心新院區3號樓二樓搬遷至1號樓二樓。
我院成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食管癌聯盟會員單位。
我院智慧醫院(客戶端)正式上線,實行“先掛號后診療”服務,取消在醫生處掛號(急診號、療程號、便民號除外)。
我院疼痛·針灸科榮獲“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我院成為北京積水潭骨科研究聯盟成員。
我院疼痛·針灸科榮獲“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
我院成為西南中醫婦(產)科 專科聯盟理事單位。
我院順利通過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復評驗收。
我院成為重慶市肛腸專科聯盟成員單位。
我院成為重慶市心律失常聯盟理事單位。
我院成為重慶市中醫護理專科聯盟成員單位。
我院成為重慶市麻醉與圍術期醫學專科聯盟成員單位。
我院成為重慶市心血管專科聯盟成員單位以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專科護理聯盟核心成員單位。
我院全面啟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消藥事服務費,執行新調整的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政策,同時完善了醫保報銷、藥品供應保障等6項配套措施,逐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我院接受重慶市衛計委大型中醫醫院巡查,并順利通過。
我院被評為“2016年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先進單位”。
我院新建的銅梁區殘疾人康復和托養中心和全科醫生培養基地項目開始進場施工。
我院被重慶市總工會授予“重慶五一勞動獎”。
我院整體遷建工程被列入全區重點工程。我院迅速啟動醫院整體遷建工作。
院級領導辦公室、行政職能、后勤科室辦公室,從北門老院址搬遷到南城分院。南城分院整個第七層成為行政后勤辦公區。
我院疼痛針灸科、肛腸科、耳鼻咽喉科住院病區從本部院區搬遷至南城分院。
骨科分院(后稱:南城分院)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
我院骨科分院建設項目順利封頂。
我院成功創建為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銅梁縣重點工程之一的我院骨科分院建設項目開始進場施工。
南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試運行。該中心由位于縣城建設路原我院一門診改建而成,隸屬于我院管理。
我院被評為“2012年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優秀單位”。
我院成為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非直管附屬醫院。
我院內三科榮獲“重慶市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病房”。
我院脊椎骨科榮獲“重慶市五一巾幗標兵崗”。
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審批,我院成為2009年度“農村中醫醫療機構特色專科——心腦血管專科”項目建設單位。
縣委發文,同意撤銷“中共銅梁縣中醫院總支委員會”,同意建立“中共銅梁縣中醫院委員會”,隸屬縣衛生局黨委,其干部管理權限不變。原黨總支委員改任黨委委員,總支書記、副書記改任黨委書記、副書記。同意建立“中共銅梁縣中醫院紀律檢查委員會”。
我院護理部榮獲“全國首屆中醫護理先進集體”。
我院成為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
我院骨科二病房榮獲“重慶市護理單元星級護理站”稱號。
我院外科護理組榮獲“重慶市星級護理站”。
銅梁縣中醫院從北門院區(銅梁區巴川街道大北街92號)整體搬遷至本部院區(銅梁區巴川街道龍門街200號。)
我院被重慶市委、市政府授予“重慶市最佳文明單位”。
我院開始創建全國“十五”重點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建設項目,于2006年10月29日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的評審驗收,成為全國唯一一家通過國家級重點專科建設任務評審驗收的縣級中醫院。
我院被重慶市衛生局授予”十佳醫院“稱號。
我院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我院榮獲“全國百佳醫院”榮譽稱號;9月,榮獲“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
我院被重慶市中醫管理局授予“重慶市中醫機構放心藥房”稱號。
我院被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協會授予“精神文明優秀團體”稱號。
我院被重慶市委、市政府授予“重慶市衛生先進單位”。
我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榮譽稱號。
我院被重慶市委、市政府授予“重慶市文明單位”稱號。
我院迎接了國家中醫醫院分組管理委員會專家組對創建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的評審工作,1997年3月18日,正式確定成為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院。
我院榮獲“全國文明服務示范醫院”稱號。
我院骨傷科被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確定為四川省重點專科。1997年重慶直轄后,仍被重慶市確定為重點專科。
在巴川鎮衛生院基礎上成立銅梁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