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科普
【節氣養身】食三樣防三樣,健康度過“三九天”
發布時間:2022/1/7 發布者:超級管理員 訪問次數:
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標志著一年中最寒冷的階段即將到來,民間亦有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來表示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
小寒節氣,我們在養生方面該注意些什么呢?
小寒養生做好“三防”:
一、防身體受寒
1.腰部:腰部一旦受寒,就容易傷及腎臟,使人尤其畏寒、無力,影響食欲。男性會出現腰背酸軟,甚至早泄的情況,對于女性來說,也會影響月經的正常。
2.背部:背部極容易受到寒氣侵襲,散失熱氣,會導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給各種疾病可乘之機。
3.腹部:人體許多重要的臟器就在腹部,肚子受寒十分容易引起經脈氣血不通,讓不少器官都“感冒”不痛快
二、防腸胃受寒
小寒節氣天氣寒冷,稍不留神可能會出現胃痛、腹痛、腹脹、腹瀉等癥狀,所以小寒節氣里,除了要做好胃部的保暖之外,還要多吃一些細軟的食物,并注意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盡量別吃生冷的或者是燒烤、辛辣的食物。同時,在三九天可以進補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像紅棗黑糖姜茶。
三、防腳部受寒
很多人冬天手腳冰冷,甚至影響睡眠。腳部受涼可引起人體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活動緩慢,人體抵抗力下降,極易誘發感冒、心腦血管病、氣管炎等。因此,小寒時節一定要注意腳部保暖,睡前可用熱水泡腳,然后用力揉搓腳心。
小寒養生有“三宜”:
一、補充水分:“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小寒過后就進入最為寒冷的“三九天”。一定要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尤其肩頸部、腳部,更要倍加呵護。小寒也需防燥,多飲溫水、滋補湯品、牛奶、酸奶、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
二、適當運動:民間有“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欢鞈幸粦校嗪人幰煌搿钡恼f法。冬季,尤其是小寒后天氣寒冷的時節,最重要的還是要加強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戶外活動,能強身健體、增強身體御寒能力。
三、保持愉悅:冬季受到使用火爐、暖氣、氣候干燥等方面的影響,人容易“上火”,情緒也易發生變化。中醫認為怒則氣上,擾動陽氣,因此,冬季尤其要注意情緒調節。
小寒養生要“三補”:
一、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氣能生血,因此氣虛時間長了,必定會引起血虛;同時,氣虛則運行血液無力,必定會引起血瘀。血虛多與脾胃有關,脾胃負責化生氣血,脾胃罷工就會造血不足。
紅棗也是女性補氣血常吃的食物,滋補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紅棗能夠幫助活血調經,改善女性經期出現的不適現象,比如緩解痛經。還一個顯著的功效是養心安神,能夠很好的促進睡眠,緩解女性更年期失眠多夢的現象,有助于睡眠健康,保證了身體健康。
二、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氣虛比較嚴重的患者最好是選擇服用具有補氣滋陰和養氣補血作用的食材進行調理,以便能夠盡快收到效果,而一般來說是使用紅棗、黑糖、姜絲組成的紅棗黑糖姜茶,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
三、補陰:針對陰虛體質:陰虛體質者,宜多吃些清補類、生津養陰、鮮蔬菜瓜果、纖維素及維生素較高、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忌吃辛辣刺激性、溫熱香燥、脂肪含量高、油炸、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腎虛之人,食之最宜。
小寒飲食有講究:
所謂“三九補一冬”,但小寒時切記不可大補。小寒這天,想要進補,在飲食上要吃好這三樣。
一、食宜溫:根據中醫“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則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在冬季膳食原則中應多吃溫性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
宜多吃些羊肉、雞肉等溫熱品,切忌黏硬、生冷食物。而冬季喝熱粥也非常適合,如羊肉粥,以溫補陽氣;麥片粥,養心除煩;核桃粥,養陰固精;紅薯粥,滋補肝腎。
二、食宜雜: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
另外食物要多樣化,精粗搭配,葷素兼吃。宜多吃些糙米、玉米、小麥、黑豆、豌豆等豆類;梨、蘋果、桔子、香蕉、花椰菜等蔬果;牛羊肉、鵝肉、魚肉等肉類。
三、食宜苦:腎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勝苦,故冬季飲食之味宜減咸增苦,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則,以補心氣、固腎氣。
這時的飲食應減咸增苦,多吃些苦味食物�?辔妒称分幸允卟撕鸵安司佣啵缟�、茴香、杏、柚子、杏仁、蓮子等,適當吃都有利于去除人過多的火氣,可助心陽,起到養腎的功效。
聲明:文章內容及圖片來源于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上一篇: 沒有了
下一篇: 節氣‖大寒臘八喜相逢,過了今天就是年!